
有多少资讯是真正有用的?FinGraph是中文财经世界唯一一家每日图形化早晚专栏天盈配,为专注于全球市场的专业人士提供简短、准确、全面的每日概览。每天只需几分钟即可领先市场。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长期说明:本篇内容为早报,如需查看晚报、周末特辑及相关研究报告,请至知识星球内阅读。

知识星球过往内容推荐,会员可点击后扫码进入阅读:
本周660篇报告已在知识星球发布
万亿资金大逃亡(52图)|周末特辑(10月18日)
华尔街巨头已悄然控制台湾债市(30图)| 会员晚报(10月17日)
IMF警告:经济失衡已达临界点(32图)| 会员晚报(10月16日)
70城二手房价无一上涨(28图)| 会员晚报(10月20日)
见顶信号已有六成被触发(33图)| 会员晚报(10月21日)
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飙升,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银行业核心盈利能力受损,靠投资收益支撑
中国稀土战略升级,控制全球高科技产业链
国内能源替代增强,中国LNG进口连续同比下滑
大量船东选择观望,中国港口现年内最严重拥堵
香港银行业资产质量承压,特别关注贷款比例攀升
美股财报强劲,道指再创历史新高
美股财报反应不对称,业绩未达标惩罚远超奖励
美国家庭通胀预期飙升,已脱离经济基本面
全球股市联动性大降,美股与新兴市场近乎脱钩
奈飞三季报利润未达预期天盈配,下调全年利润率指引
原油供给过剩,油田服务公司盈利前景承压
加拿大CPI增速超预期,半年内首超央行目标
欧洲家庭偏好现金债券,股票配置比例结构性偏低
意大利国债国内持有高,法国国债更依赖国际投资者
埃及天然气供需失衡,从出口国沦为最大LNG进口国
气候变化加剧不平等,贫困国家面临更极端高温风险
人口老龄化显著压低主权债券长期收益率
黄金从历史高点闪崩,创下十余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1.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的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总值飙升至57.6亿美元,同比大增35.2%。这一月度进口额已超过了先前的历史最高纪录,即在美国商务部于2024年12月宣布针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最新出口管制措施后、于当月引发企业集中进口创下的进口峰值。

来源:边际Lab x FinGraph财经图集
2.中国银行业的核心盈利能力正在受损,其最主要的贷款利息收入在2024年已转为对总收入变化的负贡献。由净息差压缩和贷款增长乏力带来的经营压力,无法被银行的费用削减措施完全对冲。因此,银行业目前被迫转向依赖周期性的投资收益来支撑盈利,而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拨备计提正构成越来越大的拖累。这种对非核心收益的依赖,暴露了银行业盈利的结构性基础已然转弱。

来源:法国外贸银行(《中国银行业监测2025:动荡中的中国大陆/香港银行及其宏观影响》,详细内容请见《财经图集》知识星球)
3.中国正将其稀土优势从单纯的供应端杠杆,转变为对全球高科技产业链施加精准控制的战略工具,其核心机制在于扩大出口管制,将约束力从直接出口延伸至全球范围内任何含有微量中国稀土成分或使用相关技术的最终产品。此轮战略升级的背后,源于中国庞大内需市场构成的结构性缓冲,数据显示,除少数行业外,中国绝大多数关键产业的收入以内需为绝对主导,对美出口的直接敞口极为有限。此举不仅是对美国技术封锁的对称性反制,更标志着中国正尝试将上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对全球核心产业链中段的有效控制权,从而在全球技术竞争中占据新的战略制高点。

来源: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市场观察:填空游戏》,详细内容请见《财经图集》知识星球)
4.截至2024年,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中已占据32%的全球市场份额,同时在低技能(25%)、中技能(20%)和高技能(17%)领域的全球份额也相比20年前实现了翻倍以上的增长。这种全面扩张不仅体现在按生产阶段划分的资本品(全球份额约25%)和消费品(约18%)出口的持续攀升,更关键的是中间产品(约14%)份额的同步提高。这标志着中国的出口已深度嵌入全球供应链中,导致当日本、韩国乃至中国本土企业将生产线转移至东南亚和印度时,仍需依赖中国的零部件供应。

来源:法国外贸银行(《新兴市场亚洲在中国持续输出通缩的背景下努力实现与美国的多元化》,详细内容请见《财经图集》知识星球)
5.中国就业市场压力依然高企,这间接体现在劳动者极长的工作时长上。2024年8月,中国劳动者平均周工时高达48.5小时,不仅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列第一,也远超44小时的法定基准。不过,8月这一数据已同比缩短0.2小时,可能反映出“反内卷”措施(如企业开始抑制过度加班)的初步成效。

来源:花旗(《中国经济:更好地了解劳动力市场趋势》,详细内容请见《财经图集》知识星球)
6.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天盈配,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在9月份同比下降15%,这已是连续第11个月同比下滑,2025年迄今的累计降幅达到17%。进口需求持续疲软的核心原因在于供给侧的替代效应增强,来自国内生产和陆路管道的天然气,以及充裕的煤炭、太阳能和水力发电等更具成本效益的能源,共同削弱了海运LNG的需求。同时,为规避冬季欧洲市场的价格波动与地缘政治风险,中国主要买家已将LNG库存提升至八成。

来源:Bloomberg
7.截至10月19日当周,在中国港口外等待泊位的商品货船平均耗时增至2.66天,周环比上升17%,达到年内最高水平。造成拥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针对有美国关联的船只征收额外费用,导致船东因不确定性而选择观望。其中,董家口港的平均等待时间达到2.79天,烟台港也从前一周的约1.8天增至2.7天。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进口国,若船舶拥堵状况持续,可能对全球原油及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供应链造成传导影响。

来源:Bloomberg
8.香港银行的资产质量正面临近十年来最严峻的压力,其“特别关注类”贷款总额比例已升至4.1%。这一水平不仅高于2015-17年间的2.7%,也超过了2007-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3.9%。尽管压力显现,但目前的风险水平与1997-99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相比仍相去甚远,当时该核心不良指标高达19.8%。同样,当前1.4%的逾期超过3个月的贷款比率,也远低于亚洲金融危机时7.4%的峰值。

来源:法国外贸银行

1.由于企业财报整体表现强劲抵消了中美贸易不确定性的影响,道琼斯指数上涨0.47%再创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持平。通用汽车公布调整后营业利润达34亿美元、显著超预期后股价飙升近15%,创五年来最大单日涨幅;3M上调全年盈利预期同时季度业绩超出预估,股价上涨约8%;可口可乐受饮料需求稳健及印度装瓶业务收益带动上涨近4%;雷神公司因军火和导弹订单强劲上调全年指引,股价升约8%;华纳兄弟探索公司因传出考虑出售资产消息飙升近14%。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3.962%,为2024年10月以来最低,进一步改善市场流动性环境。

来源:边际Lab x FinGraph财经图集
2.美股本轮财报季延续并放大了此前出现的非对称反应,企业每股收益(EPS)未达预期的惩罚远大于超出预期的奖励。其中,EPS未达标的公司在财报发布次日平均跑输标普500指数5.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EPS超预期的公司所获的相对收益仅略高于0%。

来源:美国银行
3.波士顿联储的模型分解结果显示,美国家庭通胀预期近期约8个百分点的增幅中,核心CPI、食品与能源价格等常规因素合计贡献不足1个百分点,其余约7.5个百分点来自“未解释成分”。这一结构与2021至2022年截然不同,当时约三分之二的预期波动可由上述经济变量解释。通胀预期与宏观基本面之间的偏离幅度创高,显示公众对通胀的心理锚定机制可能已发生变化,其稳定性正面临新的挑战。

来源:波士顿联储
4.过去两年全球股市内部联动性显著下降,美国股市与其他主要市场的相关性自2023年12月的高点0.88降至0.39,其中与新兴市场的相关性在年初关税冲击后一度降至零。2022至2023年间,各主要央行同步加息曾令资产价格普遍同向波动,而2024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分化、贸易壁垒及供应链重组使市场表现更多受地区性与结构性因素驱动。

来源:富时罗素
5.在2022年第三季度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牛市中,科技股对标普500指数总涨幅的贡献高达43.7%,而同期平均市值权重约为30%,显示其涨幅与权重基本匹配。相比之下,1990年代牛市期间科技股仅以约11%的平均权重贡献了近40%的涨幅,反映出当时市场对科技板块的溢价远高于当前水平。这表明本轮牛市中科技股虽然仍是主要驱动力,但其估值与权重关系更为均衡,市场结构较上世纪末的科技泡沫期更趋理性。

来源:Jim Paulsen - Paulsen Perspectives
6.奈飞公布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7%至115亿美元,与分析师预期持平但略低于公司指引;净利润同比增近8%至25亿美元,低于预期的29.8亿美元;营业利润率28%亦未达预期,盘后其股价下跌约5%。营收增长主要受会员扩张、广告业务与提价带动,广告销售创单季新高、全年广告收入有望同比翻倍;但受巴西税务争议相关费用影响,公司将全年营业利润率指引由30%下调至29%,全年营收指引维持不变。

来源:边际Lab x FinGraph财经图集
7.原油市场供给过剩与价格下行压力正直接冲击油田服务公司的盈利前景。由于OPEC+等主要产油国持续增产,而全球需求因贸易摩擦等因素放缓,导致原油库存接近四年高位,市场预期将出现严重供过于求。这一宏观背景迫使能源生产商削减钻探预算,直接压缩了斯伦贝谢(SLB)、哈里伯顿和贝克休斯等油服巨头的收入与利润空间,其股价波动性也因此放大。由于投资者的悲观预期,这些公司2025年的盈利共识预测已从高点回落,该板块估值也已跌至历史低位。

来源:华尔街日报

加拿大9月CPI同比增速升至2.4%,高于8月的1.9%及市场预期的2.3%,为2月以来最高水平,也是半年内首次高于加拿大央行2%的目标。受基数效应影响,汽油价格降幅收窄至4.1%,带动交通成本同比由降0.5%转为升1.5%。食品价格上涨3.8%,主要受杂货通胀回升及蔬菜、糖果价格走高推动;家庭运营成本和文娱教育支出通胀亦小幅加快。核心CPI维持在3.2%的年内高位,高于市场预期。

来源:边际Lab x FinGraph财经图集
1.欧洲家庭对股票的配置在过去25年一直处于结构性低位,目前仅占家庭金融资产的22%左右。这一现象源于其对现金和债券的明显偏好,背后动因包括较小的国内股票市场、较低的风险容忍度,以及欧盟金融市场自身欠发达、高度依赖银行和碎片化的特点。这种保守的资产配置倾向在2000年科技泡沫和全球金融危机后因欧洲股市表现相对疲软而进一步固化。

来源:高盛
2.意大利国债的国内私人投资者持有比例高达60%,该群体对收益率或利差变化的敏感度较低。相比之下,法国国债更为国际化,国内私人持有比例仅为37%,而外国官方和私人投资者合计持有46%(意大利仅25%)。这种结构在市场平稳时是优势,但在政治风险加剧时则变为劣势,因为国际投资者对风险反应更敏感,会毫不犹豫地大幅减持头寸。

来源:安联研究
1.受国内天然气产量同比降幅持续扩大且消费需求旺盛的影响,埃及出现显著供需缺口,过去两年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大幅上升,今年以来已达646万吨,超越科威特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LNG进口国。面对由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的局面,埃及政府计划在未来五个月内恢复LNG净出口,并允许生产商将部分产量面向海外销售,以此吸引外资加大上游勘探与开发投入,重建能源平衡与外汇收入来源。

来源:Bloomberg
2.在高排放情景下,气候变化将不成比例地增加贫困国家面临的极端高温风险,从而加剧全球发展不平等。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预测,到2059年,最贫困国家每年温度高于35摄氏度的天数将比当前增加约37天,而最富裕国家的增幅仅为24天。这一差距在长期将进一步扩大,至本世纪末,最贫困地区的新增高温日将达到约90天。这种气候冲击的非对称性分布,将直接锁定脆弱群体,使其陷入贫困与气候风险的恶性循环。

来源:Bloomberg
1.主权债券收益率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3%的德国和日本,其7至10年期国债收益率长期维持在1%至3%的低位;而老龄人口占比不足10%的巴西和墨西哥,收益率则高达9%至15%。老龄化会提升投资者的风险厌恶情绪,增加债券配置需求,同时因劳动力供给减少抑制潜在经济增速和中性利率,从而压低长期收益率。

来源:富时罗素
2.全球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存在显著区域差异,美国、澳大利亚和瑞典的家庭将超过50%的资产投向股票,处于较高水平。这与日本和欧元区形成鲜明对比,后两者的家庭股票配置比例低至约20%。

来源:高盛
黄金周二大跌超过5.7%至每盎司4100美元附近,创下自2013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而金价在周一刚触及4382美元的历史新高。此次回调主要由创纪录高点后的获利了结加速、美元走强以及全球市场情绪改善导致避险需求降温所引发。市场乐观情绪源于对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解的预期,此外,印度季节性购金热潮结束导致实物需求下降,以及对美国政府停摆有望本周解决的预期也对金价构成压力。

来源:边际Lab x FinGraph财经图集
说明:本专栏所选取的任何信息均仅反映所列示机构或分析员的观点,给读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和机构的投资建议,不能成为或被视为交易任何证券产品的邀请及承诺。
涌融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